手足口病不可怕———可防可治
5月至9月是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,近期几场暴雨加上接踵而来的高温,各地的手足口病例明显增多。由于每年都有部分重症病例患儿因手足口病引起肺出血、肺水肿,甚至脑干脑炎等严重表现,所以部分家长对于手足口病十分恐慌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手足口,做好防控,医院感染管理科针对手足口病基本情况做以下简单介绍。
一、什么是手足口病?得病后有什么表现?
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,以婴幼儿发病为主,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,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。大多数患儿发病后,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-2天后,口腔粘膜、唇内可见疱疹。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,唇齿侧也常发生。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,很快破溃形成溃疡,其周围有红晕,疼痛感较重,患儿常有烦燥、哭闹、流涎、拒食等表现。口腔疱疹后1-2天,患儿的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、手掌、足趾以及口腔可出现红色小丘疹,并迅速转为小疱疹,如米粒大小,圆形或者椭圆形,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,较硬内有混浊液体,周围有红晕。臀部及肛周也可见此种皮疹。病情较重者,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。
二、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?
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,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。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,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,也无任何症状。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,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。
三、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?怎么预防?
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,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;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;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。 所以加强个人卫生、环境卫生、饮食卫生,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;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食物;居室要经常通风;要勤晒衣被。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(超市、公园、电影院、游乐园)防止交叉感染。
四、宝宝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?
如果宝宝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,同时要密切观察。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,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。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、昏睡、肌肉或身体抽动、呼吸困难等,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。
五、手足口病能治好吗?
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,绝大多数情况下7—10天可以自行痊愈,不会留下后遗症,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。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,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、肺炎等,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多数可以痊愈。
以上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简单介绍和常见问题的答疑,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如若宝宝出现类似症状不要惊慌,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。最后,祝愿每个宝宝健康茁长成长。